私募江湖,英雄辈出、潮起潮落,历经多轮牛熊市场的洗礼并壮大发展的私募寥寥可数,能在琅琊榜上脱颖而出,其背后必有着不寻常的精彩。有位少侠,被媒体誉为“私募猛人”,他去年5000点清仓离场,今年3000点满仓抄底,成为近两年来中国股市中最耀眼的私募明星之一,他,就是掌管泽泉和神州牧两大名牌私募的辛宇。
创业五年后的他
从不到5000万元开启私募之旅,到去年管理规模高达120亿元,这个壮举饱含了太多艰辛曲折。崇尚顺势而为、价格交易的辛宇,很好地诠释了“在贪婪中恐惧,在恐惧中贪婪”的经典奥义。他认为“弃”是人生大智慧,“取”是人生小智慧,关键是怎么在“弃”和“取”之间寻找平衡。正是在“把投资这个事情干长久”的理念之下,泽泉投资在知名度大增后,仍在主动控制规模。控制规模的同时,辛宇“金融报国”的使命感愈发想让他代表中国人在国际资本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在这种信念的鼓舞下,神州牧基金应运而生。
“牧”字取自《荀子·成相》“请牧基,贤者思,尧在万世如见之”,有管理之意,契合为投资人理财致富的初衷;牧字又可组词牧师,意在服务大众。中西合璧的释义,寓意深远,正如辛宇所愿,能代表中国人走出国门,撷取全球资本,在神州大地管理致富,打造中国的国际化基金。因此,在国内股市有所斩获后,辛宇将目光瞄向了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10月份,他将带领公司的精英团队踏上国际化的征程。
“与众不同”的高中生
辛宇,80后的山东小伙,生于部队家庭,受周边亲友皆是老师和公务员的影响,一直在浓厚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氛围中长大,但他却偏偏对股票情有独钟。
高中时期的辛宇,学校对面是一家证券营业部,2001年的大牛市,营业部人山人海,辛宇经常在午饭间隙去营业部看看热闹。在火热的炒股氛围下,辛宇也投身其中,开始操作他父亲的证券账户。但回想当年的炒股经历,他笑谈,“当时是瞎炒,根本不赚钱,因为根本不懂股票,直到2006年之前都不算真正懂股票。”“早年选股,我还专门研究过财务报表,根据理论知识算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看一大堆行业周期研报等等。”
现在看来,“把投资认定为科学的维度,这个维度是低层次的;投资难就难在,它不是一个线性的科学,而是一种艺术,艺术才是更高层次的。知识可以照搬理论学习,但艺术不可复制。比如巴菲特的投资艺术是‘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但真正能做到的寥寥无几,知易行难也是艺术的一种特征。”
辛宇认为,自己对投资的一次重要顿悟在2006年。“当时有个前辈告诉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凡事都有两面,不能单方面做投资。人既要工作也要休息,这是自然规律,炒股票也是一样的道理,该炒的时候炒,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一直很感恩这位前辈的金玉良言,做投资有人给自己开悟很重要。
2007年,辛宇的投资体系形成基本的雏形,2008年他分文未亏,2009年的小牛市,上证综合指数从1664涨到了3478点,辛宇自己管理的账户平均收益在8倍左右,个别账户的收益甚至达到10倍以上。
忆起那时的操作,辛宇认为,小资金获得超额收益的方式唯有短线。战术是这样的:初期游击战,快准狠的速战速决,才会有超额收益;中期就要打运动战,因为钱多了,这时候要跟热点、跟主流板块跑,也要快进快出;后期就是大军团作战,比如管理20亿以上的规模,这时候需要讲中长期的策略,讲配置、风控、体系等。
“蹒跚起步”的私募生涯
2011年底,基于对阳光私募行业大发展的预判以及自己心中“金融报国”的梦想,辛宇与丁瑞毅然决定成立泽泉投资,投身于私募江湖,开始发行产品。五年以来,辛宇所管理的产品承受住了2012年、2013年比较寂寞的磨底阶段,分享了2014年、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盛宴,也避过了2015年下半年千股跌停的市场暴跌,管理规模曾突破120亿元。
虽然泽泉投资起步艰难,却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中学会了忍耐和坚持。万事开头难,泽泉投资创立初期,募资极度困难。公司第一支产品成立于2012年5月7日,初始募集规模仅4760万元。
“那时候我28岁,投资人也不太敢把钱去交给年纪轻轻的我来管理,而且当时私募业内也有很多知名人物,所以起步时非常艰难”。回顾当时的情况,辛宇仍感慨万千。
创业初期的路演效果并不理想,在寻找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渠道朋友无意中发现辛宇对股票有如数家珍、过目不忘的特长,所以有个营业部就搞了一个个股竞猜活动,吸引了不少投资人来验证所谓的“股神”。不用看交易软件,客户问任何一只股票,他都能对答出个股的名称、代码、业绩、K线图等,正是因为“闭眼问答”这一独门绝技,慢慢获得了券商和客户认可,又值产品净值屡次获得私募月度冠军,泽泉投资的产品销售渐入佳境。
2014年,市场在2000点附近徘徊,此时辛宇战略上看多,旗下产品开始加杠杆做结构化,为投资人实现收益最大化。后来的业绩非常出色,无一爆仓为投资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公司的规模、名声、财富都逐步提升,各金融渠道开始全面上线销售。
“在这个过程中,我唯一的结论是:投资永远靠实力,这是一个公平务实的行业,牛市拼业绩,熊市靠风控。我们公司的风控经得住市场检验,能够在多次市场大幅下跌中全身而退,一次是巧合,两次是运气,但多次就是能力了。牛市拼命赚钱,熊市空仓休息,永远不跟市场做对,不相信市场有神的存在。我就是普通人,是顺从自然规律做事的人。”
“慢慢的,从个人客户到大型金融机构,都开始认可我司,包括央企财务公司和上市公司都投资了我司发行的产品,跟客户粘性提高,产品净赎回量很小。大家从认可我们的理念转变为认可我们的能力。所以,能否获得别人的信任对投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人的信任是很难获得的,积累信任的过程更是充满挑战,因此我把投资人的信任看的比什么都重。公司团队达成一致,我们放弃盲目扩张规模,把保证从容管理好客户资金放在首位,真正实践’把投资当做事业’的想法,从不勾兑,靠专业能力做判断。”辛宇总结这几年的发展,若有所思地感悟道。
“一战成名”的股灾黑马
2015下半年,A股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股灾,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千股停牌等载入股市历史的罕见事件频频上演,几番断崖式的跌停潮让无数炒股人始料未及、亏损惨重。
时间回到2015上半年,A股疯狂上涨,很多投资者也随之盲目。6月份,辛宇的整体投资策略是“先攻后守”,所有产品在当年5月之前一直是满仓运作,获得不菲收益,但到6月初所有产品基本全部清仓完毕,股灾期间公司团队趁着70亿现金转为现金理财的时候集体外出度假,产品业绩毫发未损。
辛宇表示,6月份高位清仓离场的精准预判来源于良好的市场感觉和研究功底。“这次清仓决定归结为两点原因:
“首先,是我自己的风险意识。
我的投资要素有三点,选股+仓位+风控,时刻为投资留一些余地,把最后一段收益和风险留给市场。
其次,是对市场信号传达信息的敏锐度。
股市在5000点时,已经释放了市场见顶的两个强烈信号:
1. 政策面风向自5月份以来就出现了一系列变化,从管理层积极查配资杠杆就能初见端倪,而且股民心态从大盘2000点每到周末盼利好,转变为到5000点每到周五怕利空。政策方向一变,我们投资就开始转变成将风险放在首位。
2. 在5000点之后,龙头股有强弩之末的迹象,中国中车复牌后先于大盘见顶。旗帜性股票倒下是市场见顶的标志,我在中国中车见顶后,就毫不犹豫地开始减仓。”
在辛宇的投资体系中,对风险控制尤为看重:事前、事中和事后风控缺一不可。真正的风控,一定是建立在对市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做出正确的决策。事中的风控,要做的是认错,减仓止损,千万不要错上加错,甚至坚持补仓。“我们对每只持仓个股都做了预期,当市场走势与判断预期不一致时,就启动事中风控。2012年到2014年这两年市场并不好,但我们能活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没有犯过大的错误,事中风控做得很好。”事后风控就是危机管理,需要重新思考自己有没有能力在资本市场生存,如果不适合生存,就尽快远离这个市场。“此次市场的暴跌我并没有启动事后风控,正因为提前对市场做出了正确的判断,才能在大跌之前清仓。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事后启动风控那一定是断臂求生、亡羊补牢的状态。”
2015年股灾前获得高收益后高位清仓离场,使得辛宇的名气激增,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各大机构合作也急剧增加,虽然四季度的小反弹使得泽泉投资在客户端承受了一定的压力,但辛宇坚持自己的判断和操作,坚守空仓等待,得以再次躲过“熔断”行情,市场走势再次验证了辛宇判断的正确性。对比满仓操作的勤奋,狂热下的清醒更难能可贵。对于主动限制规模,不做盲目扩张,辛宇解释如下:
“‘弃’是人生中的大智慧,‘取’是人生中的小智慧,关键是怎么在‘弃’和‘取’之间找到平衡。好几次我们都主动限制规模,原因在于我想把投资作为自己的长期事业延续下去,人和企业是撑死的,不是饿死的,要有舍有得,懂得放弃。简单说,就是有多大本事,管理多少钱,要有所节制,如果吃饱了,就算再好吃也不可以再吃。”
然而,比去年逃顶更犀利的作为,是在长达十个多月的空仓状态后,2016年4月起,辛宇开始建仓,5月份火力全开,满仓抄底,甚至有些产品还加杠杆!
辛宇认为,3000点虽然未必是底部,但一定比4000点、5000点安全得多。2016年下半年暴涨暴跌的可能性都不大,尤其在“国家队”入市后,市场整体更趋于稳定。“毕竟市场跌了10个月,经历了股灾1.0、2.0、3.0,重回3000点以下徘徊,应该是机会大于风险。我从来不指望自己抄底抄在最低点,套用我偶像彼得-林奇的一句话——‘与其反复抄底、反复被套,不如等到底部走出来后慢慢买进去’。所以,我一直在等待底部确认,在3000点区间震荡阶段开始加仓,直到慢慢满仓。”
他认为今年市场有两种套利:
--一种是所谓的壳资源和价格再造;
--另一种是基本面优秀的标的
这是由于今年增长的变量是保险资金,而保险资金的管理人喜欢价值投资,可以提前买一些低市盈率高股息的股票,等待套利的机会。在经历建仓后的小幅回撤,2016年9月,辛宇管理的产品业绩大部分创出历史新高。
“诗和远方”的精彩未来
2014年7月,北京神州牧基金成立,2016年3月,西藏神州牧基金正式成立,西藏神州牧与北京神州牧基金、泽泉投资同系辛宇创立,在股东结构、投研风控、运营管理等方面完全一致。
“考虑到公司发展战略部署、统一和强化企业品牌,在未来一段时间泽泉投资旗下业务将逐步整合到神州牧基金品牌。由于是同一个团队运作管理,相关业务并不会受到品牌变更的影响。”辛宇表示。
“市场很残酷,私募很透明,作为私募基金,首先就是业绩说话,而且是可持续的业绩。总结来看,在牛熊交替的几年里,我们不止幸运的活了下来,而且不断发展壮大。到2015年年中高位离场时,公司最高管理了120多亿元市值的资产,团队也从几个人扩充至三十人,穿越牛熊、恍若隔世。”关于公司的下步发展,布局海外成为一大亮点。
“我自己也很擅长做海外投资,因为海外市场全部东西都可以证券化,交易品种更为丰富,能够捕捉到全球机会。我们做海外产品并不仅限于香港,而是放眼全球的金融产品,哪里有机会我们的钱就流到哪里去。”海外投资者构成和国内不尽相同,海外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对此,辛宇坦言,“投资上会有不同之处,但万变不离其宗,投资最终是人,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只要是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有共性,我们要分析对手的想法。”
放眼全球市场,到国际舞台上去证明自己,是辛宇一直以来的梦想。“现在中国人在国际对冲基金舞台发声甚少,这是非常心痛的事情。将神州牧基金打造成类似老虎基金那样国际知名的对冲基金,甚至能代表中国人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一直是我的梦想,也将是我毕生奋斗的使命。我有可能会失败,不过,我相信中国一定有人能够成功,我就是做这个发展过程中的牺牲品也是愿意的,而且这种梦想今年来尤为强烈。”
过去的辉煌已经铸就,未来仍在远方。五年是个重要节点,对下一个五年,辛宇和他的团队都有着更高的期待和目标。
首先,顺应市场发展,应变求变,不断完善投资体系,完善策略和团队,抓住“趋势投资”和“价值成长”相结合的主线,提升核心竞争力。
其次,积极响应监管要求,做好合规风控,反对冒进,根据自己的管理能力,有序、有度地发展规模。
再次,积极布局海外,打造投资国际市场的策略、团队、产品、营销系统。
最后,筑巢引凤,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结语
作为80后的新生代实战派代表,辛宇年纪虽轻,但经历比许多圈内同行更丰富。他兼有王牌游资和国内龙头金融机构的双重工作经验,先后担任过中金公司投资经理和清华控股资产管理公司交易总监等职务,正是这些丰富的经历使得其投资理念逐渐成熟。
回顾他的投资历程,可以简单划分为几个阶段:
从懵懂到开悟的知识积累阶段,
慢慢形成独特投资理念的阶段,
进入理念修正及充实的阶段,
最终上升到投资哲学的境界。
而不管取得什么样的成功,他始终对市场敬畏,始终清醒,让自己不要膨胀。如他所言,
“感觉在投资行业始终没有安全感,假若某天自己被淘汰了,也会坦然面对,因为天命最高,人到终点都一样,谁也逃脱不了。唯一可做的是扩大自己生命维度,开心地工作、开心地投资、做到无愧于投资人的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海外市场扩展缘起于“金融报国”,落地于公司规划。神州牧基金将来总部设在北京,逐步分散研究员和交易员到上海等其他地区,企业的发展需要突破地域的限制。辛宇意愿终其毕生精力,揽全球资本精华,于神州大地荣发!“人不能忘本,你的本是投资人给你的,是国家给你提供了平台,虽然我技术上会阶段性看空股市,但我牢记巴菲特的那句话——永远不要做空自己的祖国!”
私募江湖是一个残酷的市场,英雄辈出却也是英雄易逝,市场上永远不缺神话,但长胜将军却难觅。辛宇团队这五年,用优秀的业绩俘获投资者和各大机构的认可,在私募江湖里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传奇。
过去五年,他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故事;对于未来的远方,他踌躇满志,在保持国内优秀投资业绩的同时,策马仗剑全球化投资的征程,力争成为国际知名的对冲基金,继续打造下一个传奇!
来源:私募排排网,略有改动。